“你在哪里?”
“在飄滿茶香的地方。”
(資料圖片)
河南信陽。城內,大大小小的茶鋪,將小城籠在茶香里;城外,一丘一丘的茶山,又將小城圍在懷抱里……
5月4日,大雨。拼多多信云尖官方旗艦店負責人夏明發,忙了明前谷雨好一陣,訂單爆發讓他鮮有休憩的時刻。
“雨天不宜采茶”,言罷,終于能閑適地品味杯中毛尖,開始講信陽和茶的故事。
▲山水相依、氣候溫潤的河南信陽,自古就是我國有名的優質茶產區。
一品山水靈秀
明前谷雨,只為云霧期許。春風十里,不及茶香一縷。
在春風中綻綠,熏染了云霧的芬芳,當霞光初透,采茶人指尖微微一捻,茶尖便離了枝,是為茶青。
采摘,是無言的動心,更是有緣的相遇。
信陽種茶始于東周、名于唐、興于宋、盛于清。茶樹最初是野生的南方嘉木,上古時期,主要依賴風、鳥、獸把茶籽帶到適合種植的地區,茶樹才從滇黔川漫播到秦嶺一帶。而秦嶺高峻,有礙向西北傳播,加之氣候不適,茶樹不宜生長,所以茶葉種植從秦嶺折南。
依大別、臨長淮,地處南北地理分界線,再加上山清水秀、生態優異,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條件,朗朗言談:信陽,宜茶。
有了外形美觀、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的獨特品質,1915年,信陽毛尖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斬獲金獎順理成章。
“90后”茶商夏明發,自小就跟著父親夏年萬賣茶。賣茶的進項,每年都不少。
父子倆銷售的信陽毛尖在本地得到認可后,便開始往省外拓展,卻在某次太原的展會碰了壁。旁人一句“信陽還有茶葉?”,令夏明發感到氣餒。
明明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緣何藏于深閨?讓更多人知道信陽有好茶,成了夏明發的執念。
比起父親堅守的一方茶莊,夏明發選擇了更大的線上平臺。2016年,他以“信云尖”為名,在拼多多開起了茶葉線上店。
夏年萬觀察兒子,只覺他在“玩手機”。可一算賬,夏年萬覺得,新電商的力量不可思議:從起初零星幾單,到如今日均百單,加上平臺農產品“零傭金”及“拼購+產地直發”的模式,運營成本也大大降低。
夏明發不斷察看消費者反饋,比較高頻的問題,是單芽,還是一芽一葉好?
生產要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夏明發坦言,既要生產一部分采摘費工費時、量少稀有的單芽,也有以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為代表的傳統信陽毛尖。單芽清淡香甜,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口感濃郁,“市場有需求,就會出現滿足需求的茶產品。”
無論是單芽還是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從拼多多下單的消費者,認同信云尖靠的是“茶戶口”——信陽毛尖的“地理標志”,代表著產區、手藝以及品質。
▲信陽毛尖,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二品手藝精湛
要成就一撮響當當的好茶,不僅需要當地得天獨厚的山水,制茶手藝對品質也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火花間飛舞,珍藏著指尖的溫度,當香氣微露,張師傅傾身略略一偏,落入簸箕的,是為成茶。
制茶,是平凡的相守,更是瑣碎的累積。
張師傅制茶已近四十年。他是信云尖的制茶師,也是“質檢員”。
生鍋殺青,握緊竹把滿鍋旋;熟鍋理條,把揉手抓條緊圓;炭盆復烘,守著竹籠不得閑。這濃濃的儀式感,是信陽人對茶的基本尊重。
煙熏火燎、熱鍋炙烤不說,特別耗時費力。
制作1斤信陽毛尖,一名有經驗的制茶人,和一套涵蓋攤晾、篩選、殺青、捻揉、排把、理條、提香等流程的機械制茶流水線,所需要的時間大約都是2小時。
但這一數字若擴大到200斤,流水線6至8小時便可完成,即便技藝嫻熟的師傅都得花費十來天。況且,“沒有哪個師傅能這么長時間持續制茶。”夏明發說,手工制茶效率低,產量也不大,因而標準化機械生產是大勢所趨,但傳統制茶工藝是不能丟的。
制茶師的五感比常人要敏銳許多,在空氣的流動間、在溫度的變化中、在香氣的彌散里,他們一點點、一絲絲地感知茶的每一次變化,品讀每一片茶所飽含的生命厚重……
這樣的敏銳,在機械化過程中大有用武之地。采摘的天氣、茶青的濕度等,影響成茶品質的因素,或多或少會存在。張師傅憑經驗精準設定各項參數,從而制作出質優且穩定的信陽毛尖,達到理想的口感和香氣。
而信陽毛尖此前出現的“大清濃”和“小渾淡”,也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才出現的紛爭,通過張師傅之手,改變機器參數,調整殺青溫度、捻揉力度等,各式各樣的偏好亦可實現。
機械制茶的好處還在于,把價格直接打了下來。平價又優質,讓信陽毛尖逐漸被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接受。
▲攤晾、篩選、殺青、捻揉、排把、理條、提香……機械制茶是大勢所趨。圖為攤晾嫩芽,是信陽毛尖加工前的處理工序。
三品歷史厚重
茶,是什么味道?
似乎并沒有標準答案。地域,是風物的奧秘所在。不同的山水,不同的手藝,不同的歷史,造就了不同風味的茶葉。
但是,陸羽《茶經》記載:“淮南茶,光州上”,蘇東坡稱贊:“淮南茶,信陽第一”。“上”和“第一”,底氣何在?
采茶、制茶、飲茶,是夏明發和父親的日常;護茶、敬茶、愛茶,更是祖輩定下來的規矩。正因如此,堅持把品質好、價格優的商品發往消費者手中,“不能辜負信陽毛尖”,夏明發說。
草與木、人相連,是為“茶”。
信陽盛產茶,信陽人愛茶。信陽有大大小小的茶山、層層疊疊的茶園、寬寬窄窄的茶坊、熙熙攘攘的茶市,除了不斷完善、改進制茶工藝,當地人瞄準年輕消費群體,有針對性地推出新品;利用電商和直播,重塑茶葉銷售渠道……信陽人善用熱愛與耕耘,把對生存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傾注入茶中,換來了大自然的豐厚饋贈。截至2022年年底,信陽市茶園面積216萬畝,茶葉產量超8萬噸,總產值達153億元,茶葉從業人員有120萬人。
梁實秋說,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茶。
但中國人,對茶最為“勢利”。茶并不高深莫測,卻講究“門戶”。唯有原產地出品,才會令人青睞。
▲信陽毛尖,成功入選“尋鮮中國·多多好農貨”。
據網經社數字零售臺(DR.100EC.CN)獲悉,作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于2022年發起“尋鮮中國·多多好農貨”項目,通過專區推介、地標宣傳、嘗鮮直播等方式,以“農地云拼”實現“產消直連”,向平臺數億消費者進行推介,提升當地農產品品牌價值與效益。
“我們長期致力于通過與產地對接,從源頭把控品質,并通過流量資源傾斜、百億補貼等舉措,助力優質農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拓展新的消費群體。”拼多多農業項目負責人表示,“多多好農貨”在全國優選最新鮮的當季蔬果食材和品質農貨,包括信陽毛尖在內的農特產品,在平臺受到消費者熱捧。
春茶銷售即將告一段落。夏明發邊琢磨著夏秋茶新品,邊取了一壺溫水,倒入杯中。綠芽翻滾、沉浮,茶味醇和鮮靈,茶香清幽悠遠……
萬般春味長且濃。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紀念趙慧秋京劇演唱會將舉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紀念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慧秋京劇演唱會將于
2023-05-10 15:53
原標題:天津自然博物館推出沉浸式AR導覽相機(引題)讓文物在眼前“活起來”(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
2023-05-10 15:46
原標題:《人生路不熟》:除了 "笑聲消費 ",我們對喜劇還有更多期待王雪璞近年來,國內電影市場的“泛喜劇
2023-05-10 15:33
原標題:唐裝漢服輕舞激活文旅融合新活力在剛結束的“五一”假期,西安旅游人氣高漲,共接待游客1330 51萬
2023-05-10 15:46
原標題:山東日照:文旅市場何以“超燃”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李志臣通訊員李曉萌從景區到商圈,從海邊到山野
2023-05-10 15:50
原標題:數字技術如何賦能非遺“活”下去“潮”起來(主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傳播研究報告(2018-2
2023-05-10 14:44
原標題:暮春時節的景觀及愛情(主題)——一份對五一檔院線電影的不完全盤點(副題)劉永昶五一假期的中國
2023-05-10 14:33
原標題:9天7場奉上貝多芬作品教科書級演繹(引題)76歲鋼琴巨匠布赫賓德再訪北京(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
2023-05-10 14:56
原標題: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福建博物院舉行光明日報北京5月9日電(記者李韻)國家文物局9日召
2023-05-10 14:34
原標題:冷門題材演繹出熱血“團魂”邱偉拔河也能拍成劇?浙江廣電集團推出的“Z視介”首部自制劇《不就是
2023-05-10 13:34
原標題:自媒體時代,警惕藝術欣賞被“帶歪”黃一遷眾多藝術展接踵而來,催生了網絡平臺上數不清的筆記、打
2023-05-10 13:34
原標題:《人生路不熟》:除了“笑聲消費”,我們對喜劇還有更多期待王雪璞近年來,國內電影市場的“泛喜劇
2023-05-10 13:44
原標題:當我們尋訪蘇東坡時,我們在尋找什么?楊奕(90后團員)如果一個人21歲喪母,28歲喪妻,29歲喪父,
2023-05-10 13:46
原標題:日益草根化的短視頻,需要搭建美學階梯嘉賓:王國平(國家一級導演、首屆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
2023-05-10 13:48
原標題:兒童劇《土狗老黑闖禍了》月底首演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5月8日,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兒童藝
2023-05-10 11:38
原標題:劇本娛樂行業里的年輕人:在創作和表達中實現夢想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2018年春天,唯雙偶然接觸
2023-05-10 11:46
原標題: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福建博物院舉行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楊湛菲、
2023-05-10 09:32
原標題:江蘇揚州:“非遺+旅游”激發新活力5月6日,國家級非遺項目江都金銀細工制作工藝師在江蘇省揚州市
2023-05-10 09:35
原標題:“座右銘”一詞怎么來的?和最初的“不倒翁”有關文 雨林霖東漢釉陶不倒翁清“賽璐珞”不倒翁故宮
2023-05-10 09:56
原標題:中央美術學院舉辦2023屆研究生畢業作品展5月9日,觀眾在展覽現場觀賞雕塑作品。2023中央美術學院研
2023-05-10 09:33
原標題:科幻兒童劇《天宮少年》將于六一前夕首演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由中國科學技術館指導,北京青年報社、
2023-05-10 09:55
原標題:“影視+文旅”雙向奔赴需政府行業攜手鄒祥亮目前,在茂名取景拍攝的35集電視劇《譙國夫人》在CCTV8
2023-05-10 05:36
原標題:在國博,與藝術大師“面對面”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拉斐爾、提香、魯本斯、倫勃朗、安格爾、莫
2023-05-09 17:51
原標題:城市開發為考古遺產“讓路”(主題)——蘇州元和塘古窯遺址保護工作紀實(副題)光明日報記者蘇雁
2023-05-09 16:37
原標題:中英藝術家攜手打造,海派芭蕾演繹《歌劇魅影》(主題)首部以芭蕾語匯演繹這一文學經典的全時長舞
2023-05-09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