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喝酸奶消食”、“血脂高不能吃雞蛋黃”、“喝粥能養胃”……這些耳熟能詳的“養生建議”,是不是感覺親朋好友一直這么強調,但它們真的有道理嗎?
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這天,我們一起來為大家解答~這些你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沒你想得那么健康!
健康飲食篇
(資料圖片)
1. 飯后喝酸奶消食?
真相:不能消食,還會增加熱量
很多人以為飯后喝酸奶或乳酸菌飲料能消食健胃,但事實上,吃飽之后再喝,助消化作用不大。而且,酸奶因為所含的蛋白質等成分,同樣需要在胃中初步消化,所以會增加胃腸負擔,還會增加額外熱量。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2. 喝雜糧粉更健康?
真相:吃五谷雜糧,越少加工越好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原主任王玉梅2014年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將五谷雜糧磨成粉末或者打成米糊食用,雜糧從大顆粒變成小顆粒,更易消化吸收,但慢性病患者要格外注意。比如糖尿病人,過量食用雜糧粉容易造成血糖迅速升高。
此外,因為食物都含有微量的脂肪,打成粉之后,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面積大大增加,非常容易發生氧化,營養價值降低。建議盡量多吃五谷雜糧,越少加工越好。
3. 清淡飲食就是要吃素、少吃肉?
真相:要口味清淡
對于“三高”患者來說,醫生都會建議清淡飲食,但并不意味著就是吃素,魚、肉、蛋、奶一口都不吃。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李全民在2019年刊文:清淡飲食標準是少油、少鹽、少糖。“葷”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也是B族維生素和重要微量元素的來源。比如,魚、蝦和去皮的禽類的肉都屬于高蛋白、低脂肪肉類,很適合“三高”人群食用。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4. 喝粥能養胃?
真相:胃功能“用進廢退”
喝點小米粥,多吃素少吃肉……都是口口相傳的“養胃秘籍”??墒沁@樣真的對胃好嗎?
事實上很多廣為流傳的“養胃秘籍”也有不適宜的地方,比如對胃潰瘍患者來說,喝牛奶后由于鈣離子濃度高,反而會增加胃酸分泌,加重對胃黏膜的損害。
蘇打餅干中的油脂含量相當驚人,鈉含量也不低,過多攝入會增加胃的負擔;白粥、小米粥是常見的養胃“良方”,但是胃功能有“用進廢退”的特點,長期吃易消化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就會退化變差。
5. 湯煮得越久越營養、越美味?
真相:湯煲得太久,更易誘發痛風
常說喝湯養生,而且湯要慢慢熬,熬得越濃,營養越高。
但其實湯的營養和煲湯時間沒關系,湯只要煲一會就已經有鮮味了。而且有研究發現,湯熬的時間越長,味道越鮮美,其中的核苷酸含量也越來越高。引起痛風的嘌呤就是核苷酸代謝的最終產物,也就是說,湯熬的時間越長,誘發痛風的危險也越高。
很多人認為煲湯最最有營養的東西都在湯里,這是錯誤的。最正確的喝湯方法,大半碗湯,加上材料少量一起吃。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6. 雞蛋黃膽固醇高,血脂高不能吃?
真相:適量吃不會導致高膽固醇
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營養科陳彬林2019年刊文指出,很多人吃雞蛋把蛋黃丟掉了,殊不知雞蛋里很多營養物質其實都存在于蛋黃中。
蛋黃復含多種微量元素,也是有利降膽固醇的磷脂的極好來源,并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同時還有膽堿(輔助降低血脂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對于很多人擔心的蛋黃中膽固醇含量太高引起高脂血癥,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在我國成年人中,適量的雞蛋攝入(平均每天約1個雞蛋)與缺血性心臟病、主要冠狀動脈事件、出血性腦卒中等的風險降低有關。
7. 有些食物不能一起吃?
真相:食物相克理論不存在
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否則容易結石;維生素C和海鮮不能同吃,否則會中毒……“食物相克理論”應該流傳最廣的養生謠言之一。
現在告訴你,沒有理論解釋,沒有實驗證據,沒有臨床實驗積累,這個東西是不存在,不真實,不可靠的!
一些人在吃了所謂的“相克食物”后確實出現身體不適,這通常是由于季節性原因、食物本身有毒、食物變質等因素引起的,與“食物相克”無關。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生活方式篇
1. 睡前喝點酒助眠?
真相:會擾亂整個睡眠狀態
酒精表面上似乎對睡眠有益,實際上卻可能干擾睡眠,擾亂整個睡眠狀態。
酒精最初有可能會縮短入睡時間,然而酒精的作用逐漸消失后,隨之而來的是頻繁的覺醒,使總的睡眠質量下降。如果睡眠規律性地遭受睡前飲酒的干擾,尤其是長期干擾,那么日間健康和諸如學習、記憶等神經認知功能也將受到顯著傷害。
2. 睡前喝牛奶有助睡眠?
真相:作用微乎其微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臨床營養師王仲2021年在接受采訪時談到,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助眠作用微弱。
牛奶中的α-乳白蛋白中含有5.3%的色氨酸,它可在體內合成5-羥色氨酸,進一步代謝為褪黑素,參與睡眠調節。
但是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很少,進入人體到達大腦的含量就更低,因此助眠作用微弱。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3. 睡純硬板床護腰?
真相:硬板床護腰,但不是睡硬木板
睡有一定硬度的床可消除負重和體重對椎間盤的壓力,有利于腰痛癥狀緩解。但如果直接睡硬木板,不能配合人體脊椎的正常曲線,腰部得不到支撐,就會出現腰酸背痛等癥狀。
床板上要墊3~5厘米的軟墊。
4. 平時加班,周末補覺就能補回睡眠?
真相:平時熬夜周末難補
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主任醫師李艷2012年接受采訪時談到,平時加班熬夜,指望周末可以補回睡眠,這種想法是片面的。
長期剝奪睡眠,會造成體力透支、免疫力下降,體質越來越差。同時,睡眠過長,腦細胞就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養分,這就是周末睡多了反而感覺很疲倦的原因。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5. “春捂秋凍”身體好?
真相:因人而異、適度而行
對于老人、兒童、月經期及妊娠期的婦女以及患有慢性病如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關節炎等的人群,不適宜秋凍,同時還需要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避免感冒。
醫療健康篇
1. 吃維生素C能防感冒?
真相:并不能防治感冒
平時服用維生素C,不能防治感冒,感冒了再服用維生素C,**也基本不能縮短病程或者緩解癥狀。**但平時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確實可增強抗病能力。
2. 按摩頸椎能治頸椎???
真相:不可隨意按摩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王小衡2012年刊文指出,頸椎病是65歲以上老年人的常見病,雖然大力按摩,患者在短時間內會感覺比較舒服,但癥狀很快又會出現,還會加速頸椎病的發展。
大力按摩后肌肉水腫,反反復復形成惡性循環,按摩力度增大。長期大力按摩會破壞頸椎穩定性,加速椎間盤的退變突出,使頸脊髓受到更嚴重的壓迫?;颊哳i部不適3~5天內不緩解,就應盡快去正規醫院,不可隨意按摩。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3. 換季輸液能通血管?
真相:這種方法害人不淺
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長吉訓明2016年刊文介紹說,這種方法害人不淺,不僅沒有用,搞不好還“要人命”。
吉訓明院長解釋:導致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就拿缺血性腦卒中合并房顫患者來說,其病根是在房顫。若平時患者沒有做好預防,自己盲目輸液,就好比打仗拿錯了武器,反倒容易送命。
再說“輸液通栓”,也沒有科學依據。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出現對腦卒中后每年定期輸液和不輸液進行科學的臨床對比研究。輸液反而可能讓引起心衰、藥物過敏反應等情況,誘發或加重疾病。
4. 孩子發燒捂汗退熱好得快?
真相:更易導致嚴重疾病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吳珺指出,感冒后用被子捂著發汗,對一般人尤其對寶寶是不適合的。
因為寶寶四肢供血不足,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神經很容易發生紊亂,如果被包裹過嚴,反而無法散熱,同時導致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腦缺氧。
臨床上有一種專屬于兒童的疾病——“蒙被綜合征”,就是把寶寶錯誤包裹引起的嚴重疾病。患兒處于發熱期,尤其要注意應當散熱,不能捂。
本文審稿:
葩麗澤,營養學主任醫師,中國營養學會科普委員
趙偉,天津大學泰達醫院神經內科和睡眠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原創圖文轉載請后臺回復“轉載”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復州皮影戲《盜馬關》獲全國3個獎項遼寧日報訊記者楊競報道 近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中國中心主辦的第八屆木偶皮影中青
2022-09-01 09:45
原標題:鞍鋼博物館等3家單位入選國家工業文化教學基地遼寧日報訊記者商越報道8月26日,教育部等八部門公布“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名單,我
2022-09-01 09:43
原標題:“網絡文明時代新聲”--網絡文明主題歌曲征集結果發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竇菲濤8月29日,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之中國網絡誠信建設
2022-09-01 08:35
原標題:“5G讓木版年畫‘活’起來”獲獎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第五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智慧文旅專題賽(智慧旅游)日前頒獎,天
2022-08-31 15:34
原標題:放棄講故事的電影,揭示了生活的曖昧和詩(引題)愛情之外的《漫長的告白》(主題)柳青電影開始于北京鐘鼓樓下的胡同里,弟弟立冬確
2022-08-31 15:31
原標題:薦書︱法國著名哲學家德勒茲最后一部著作《批評與臨床》修訂再版工人日報—中工網端記者陳俊宇《批評與臨床》是法國著名哲學家吉爾·
2022-08-31 15:24
原標題:薦書︱《椿樹峁》:黃土高原、山中日月,鐫刻上他們的情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四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大風將塵土和幾個中學畢
2022-08-31 15:24
原標題:傳統文化當代化策略中的創新與融合(主題)——評上海出品的國漫大片《新神榜:楊戩》(副題)程波追光動畫的產品策略,筆者以為,一
2022-08-31 09:26
原標題:演員王東被妻子控訴家暴任何辯解都太蒼白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韓浩月讓暴力消失于家庭生活,應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與追求。8月
2022-08-31 08:37
原標題:11年不竭高峰求索之路,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攜《敦煌女兒》角逐文華表演獎新民晚報記者趙玥從上海出發,八次赴敦煌“深扎”,今明兩
2022-08-31 08:31
原標題:人文社《紅樓夢》推出最新版林黛玉史湘云聯句懸案有新解(引題)“冷月葬詩魂”恢復為“冷月葬花魂”(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張
2022-08-31 08:46
原標題:周迅那英加盟《脫口秀大會5》北京晚報訊(記者李夏至)脫口秀競演節目《脫口秀大會》近日官宣,第五季即將開播。本季節目集合了53組脫
2022-08-30 15:39
原標題:以苦難為紙剪出美麗世界陜西日報記者柏樺面對苦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庫淑蘭選擇了忍受。庫淑蘭6歲跟隨母親開始學習剪紙,9歲時
2022-08-30 15:32
原標題:體驗7000年前新樂人如何制陶遼寧日報記者楊競文并攝屋頂鋪滿葦草,四周柱子上纏滿草繩子……屋里有3個“新樂先民”圍坐在篝火旁,沈陽
2022-08-30 15:26
原標題:遼博新推展覽主打“園林宅邸”(引題)在70余件繪畫中領略古人“花式”造園(主題)遼寧日報記者朱忠鶴為期一個半月的“人·境——古
2022-08-30 15:48
原標題:十年打磨塑造芭蕾經典中芭復排《小美人魚》近日,中央芭蕾舞團為觀眾再度奉上經典芭蕾舞劇《小美人魚》,此次演出距離這部作品首次登
2022-08-30 15:34
原標題:《小美人魚》中國首演十周年中芭再度復排深情演繹中新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應妮)變幻的燈光營造出湛藍的海水,舞臺上空吊懸的燈帶呈現
2022-08-30 09:25
原標題:安徽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人民日報合肥8月29日電?(記者田先進)近日,安徽省委宣傳部等9部門聯合出臺《安徽省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
2022-08-30 09:41
原標題:蘇州加強廉潔主題戲劇創作人民日報南京8月29日電?(記者王偉?。?ldquo;送君送到太湖邊,草木含情淚漣漣。廉吏名垂千秋史,百姓永記好巡檢
2022-08-30 09:40
原標題:走進湖北考古博物館(引題)感受荊楚大地文脈流淌(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田豆豆?波光粼粼的武漢木蘭湖畔,湖北考古博物館靜靜矗
2022-08-30 09:33
原標題:中國長城博物館將降高增寬,打造沉浸式游覽體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李瑤潘之望8月29日,2022北京長城文化節八達嶺長城高峰論壇在延慶
2022-08-30 08:46
原標題:故宮博物院啟動太和學者計劃故宮博物院8月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啟動太和學者計劃,面向國(境)外招收訪問學者,同時選派故宮博物
2022-08-30 08:33
原標題:第十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閉幕?這是8月28日拍攝的第十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現場。當日,第十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閉幕式暨
2022-08-29 16:26
原標題:北京鼓樓一層開放展覽“時間的故事”8月28日,觀眾在北京鼓樓一層觀展。北京鼓樓正在試運營的展覽“時間的故事”通過沉浸式數字展、交
2022-08-29 15:43
原標題:總臺2022年中秋晚會舞臺長啥樣?觀眾可免費預約現場參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2年中秋晚會的舞臺設在了蘇州張家港暨陽湖公園,目前演出
2022-08-29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