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2000年前的《烏程漢簡》里能看出什么?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杭州10月9日電?
2000年前的人也背九九乘法表嗎?西漢時期的“戶口本”上寫了啥?他們的“萬年歷”長啥樣?這些問題,在日前出版首發的《烏程漢簡》中都能找到答案。
烏程,歷史地名,在今浙江湖州。2009年,烏程漢簡出土于湖州市人民路某基建工地,此后流散民間。經有識之士多方搶救、征集,目前保存有近350枚。
烏程漢簡為兩漢時烏程縣署遺留的實物,也是浙江首次發現、出土的大批漢代書跡。木簡內容以往來公文、行政事務及公私信牘為主,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等領域。
2019年,古文字學家、中國美術學院漢字文化研究所所長曹錦炎教授帶領團隊開始了烏程漢簡的整理工作。據悉,此次出版的《烏程漢簡》呈現簡牘的實物高清圖、紅外線掃描圖像、原簡大小、局部放大圖、釋文、相關分類等內容,讓沉睡2000年的漢簡重新面世。
從《烏程漢簡》中能看出什么?中國美術學院漢字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石連坤是《烏程漢簡》主編之一,他表示,這是一本了解兩漢時浙江百態的“百科全書”。
如簡中記載的“貶秩一等,奪爵二級”就與漢律有關;“君五月奉錢四千”“君十一月奉錢四千”等反映了當時官吏的俸祿情況;“樓船士員三百卅四人:其五十六人越,二百七十八人楚”對當代了解兩漢時期烏程的水軍士卒組成具有參考價值。還有許多公私信牘反映了當時人們日常交往的情況。
一枚木簡上寫著:烏程以亭行。余暨丞印。二月丁亥卒同以來。
石連坤說,這枚木簡是2000年前從余暨(今浙江杭州蕭山)寄往烏程的文件,上面保留了漢代文書完整的郵驛信息,“以亭行”就是郵遞方式。
在中國古代有“八十里一驛,三十里一鋪,十里一亭”的說法。亭有很多職能,如調解糾紛、搜捕盜賊、宣布政令和郵遞等。石連坤說,這份文書就是通過亭,一站一站傳遞的。
此外,木簡中還有算表、日書、方術等內容,其中還有一枚是九九乘法表。作者看到,上面記錄的乘法口訣,就是當代學生背誦的。
值得一提的是,烏程漢簡的年代跨度較大,主要在西漢初期至東漢晚期之間,歷時400余年。這一階段,也是中國漢字從篆到隸,由隸到草演變的關鍵時期。
“從篆書向隸書轉變階段的古隸、標準的隸書、西漢后期逐漸增多并趨于成熟的草書,這些字體的形態都能在烏程漢簡中找到,為研究兩漢時期的書體演變及書風多樣化提供了新的資料。”曹錦炎說,這批木簡填補了浙江未曾發現簡牘材料的空白,對研究浙江漢代相關歷史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歷經2000年,這批木簡何以沒有腐壞?石連坤表示,烏程漢簡因為深埋于地下、隔絕氧氣,才得以保存至今。但因為有些簡牘殘損比較厲害,高清彩照也很難看清字跡。
“除了高清圖,我們還拍攝了紅外照片。針對不清楚的地方,我們就放大這一區域仔細辨認,再以漢代其他地區的簡牘文字作為參照,并結合前后文意去判斷應該是什么字。”石連坤說,希望借助科技力量,努力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讓更多人零距離感受穿越時空的文明溫度。(童笑雨)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從2000年前的《烏程漢簡》里能看出什么?中新網杭州10月9日電?2000年前的人也背九九乘法表嗎?西漢時期的“戶口本”上寫了啥?他們的
2022-10-09 15:42
原標題:國慶“文博游”熱門你逛了哪些博物館?封面新聞記者曾潔?今年國慶長假你在哪里度假休閑?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國
2022-10-09 15:41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10月7日國慶假期收官日,全國共排映34 7萬場,觀影人次約285萬,初步統計產出票房1 19億。2022年國慶黃金周七天(10
2022-10-09 10:24
“盛世華光”原標題:追逐絢麗夢想從時光里偷一片絢麗大年夜,在貴州大三線的廠區,一個小女孩蹲下來,用火柴點燃了一枚鞭炮,然后捂著耳朵快
2022-10-09 09:34
原標題:給電影“餐桌”加點開胃小菜這個國慶假期你去看電影了嗎?如果關注電影市場就會發現,今年國慶檔主旋律類型的電影似乎更為集中:《萬
2022-10-09 09:40
原標題:珍珠悟語史洪岳《玫瑰》洛維斯·科林斯[德]瑪咖供圖每當有人提起珍珠,便有無盡的情愫注入心田:沐日月之光,承山水之魅。珍珠,與其
2022-10-09 08:44
原標題:陽山神筆峰唐恬天地之間有一支神筆挺立在嶺南諸峰之間我猜度陽山遍地皆美景處處山水成畫廊空靈飄逸的云霧爛漫蔥蘢的春色不老的青山不
2022-10-09 08:38
原標題:孫犁的筆名侯軍一般舞文弄墨的人,多有筆名,如魯迅、茅盾、巴金,等等,起初都是筆名。孫犁本名叫孫樹勛,乳名振海,孫犁這個名字,
2022-10-09 08:36
【閃亮吧工人文化宮15】原標題:長春市工人文化宮歷經64年風雨兼程,搭建起展示群眾文化和職工風采的廣闊舞臺(引題)永不褪色的“職工學校和
2022-10-09 05:43
原標題:《花下將雛圖》佚名[元]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元代興起的文人畫,在花鳥、竹石、梅、蘭等題材上,既繼承了五代、兩宋的風尚,又有明
2022-10-09 05:39
【人在他鄉·打工文學擷英93】原標題:初到他鄉黃廷付轉眼間,我在南方的這個小鎮已生活十幾年。我常常想起初到這里的情景。一個人背著簡單的
2022-10-09 05:48
原標題:走在秋天張正我喜歡在秋天回故鄉。秋天的故鄉最豐碩,最迷人,最契合我這個被故鄉哺育,又長年工作在城市的游子心境。秋天的故鄉,是
2022-10-09 05:47
原標題:轉頭已是菊花開謝麗成周圍似乎還沒有絲毫秋的氣息,結果,便立秋了。立秋之后,炎熱并沒有大的改觀,早上起來依舊燥熱。上班時擠上公
2022-10-09 05:32
原標題:國慶檔總票房達14 7億元,《萬里歸途》成票房口碑雙贏家(引題)銀幕平凡英雄最讓觀眾感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袁云兒根據貓眼專業版
2022-10-08 15:40
原標題:七部新片上映主流大片走紅(引題)國慶檔收官萬里歸途票房奪冠(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2022年國慶檔,新主流電影成為引領,
2022-10-08 15:48
原標題:國慶檔總票房收14 94億元三部主流大片觸發觀眾熱情(引題)《萬里歸途》破10億元一馬當先(主題)北京晚報記者王金躍今年國慶檔落下帷
2022-10-08 15:39
原標題:參觀多彩藝術展覽體驗古老非遺技藝(引題)京城美術館國慶假期人氣旺(主題)北京晚報記者王廣燕在數字藝術展現場體驗腦機交互繪畫,
2022-10-08 15:34
原標題:“參與編纂《香港志》是我的榮幸”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馮學知《香港志》首冊《總述·大事記》英文版日前在香港禮賓府舉行出版典禮。作
2022-10-08 09:38
原標題:中國新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10月7日電(記者王浩)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四川省通濟堰、江蘇省興化垛田、浙江省松陽
2022-10-08 09:40
原標題:澳門藝術博物館藏品首次亮相故宮博物院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電??據中新社報道,由故宮博物院與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合辦的“閱世遺情—
2022-10-08 08:38
原標題:江河奔騰看中國丨游古韻通州賞運河文化大運河全線文化遺存豐富,隨著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逐步推進,沿線各地依托文化遺產,多點聯
2022-10-08 05:47
新華全媒+原標題:主旋律電影持續領跑國慶檔市場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主旋律電影在全國電影院線持續熱映,截至10月7日15時,貓眼實時票房數據顯
2022-10-08 05:39
原標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新一批故宮博物院文物新華社香港10月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7日宣布,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第二批
2022-10-08 05:26
原標題:澳門首部沉浸式愛國主義戲劇首演人民日報澳門10月6日電??(記者富子梅)澳門首部與世界遺產結合的沉浸式愛國主義戲劇《鄭家夜宴》,
2022-10-07 08:37
原標題:江西武寧發現恐龍蛋化石距今約7000萬年10月5日下午,江西九江市武寧縣羅坪鎮關山村渡溪一工地挖出三枚疑似恐龍蛋化石,一枚化石露出大
2022-10-07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