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不僅是生豬生產大國,也是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平均每年要吃掉7億頭豬,人們日常餐桌上的豬,90%都有引進品種的血統。據此,行業內有觀點認為,我國存在種豬主要依賴進口和卡脖子問題。那么實際情況究竟如何?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王楚端。
“優良的豬種是高效養豬的重要基礎。”王楚端介紹,現代豬種是150年來不斷選育出來的,具有良好的生產性能和飼料轉化效率。全世界規模化養豬大都是以長白、大白、杜洛克為主,占80%以上。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持續引進這些品種開展規模化生產,滿足了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在引進過程中,我國相關企業也開展了育種改良工作,同時結合地方品種開展了新品種和配套系的培育工作,先后培育出66個新品種和配套系,助推我國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何2020年、2021年我國從國外引進種豬數量顯著提高呢?王楚端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由于之前的非洲豬瘟疫情造成大量種豬場清場,二是由于前兩年政府鼓勵新建種豬場,他們愿意從國外引種。然而從過去20年的引種數量看,平均每年引進5000頭左右國外種豬補充血統,更替種群,占我國現有純種群規模的1%左右,屬正常商業行為。“長白、大白、杜洛克這三個品種是全世界通用的品種,中國在所有主要養豬大國中種群規模最大,但質量不是最好,所以每年需要從國外引進部分種豬補充血統、充實核心群。即使一頭不引進,我國也可以維持現有種群的育種括繁,滿足商品豬生產,只不過效率會低一點。所以不存在種豬主要依賴進口和卡脖子問題。”王楚端說。
調查發現,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生豬育種存在“重引進、輕選育”的問題。對此,王楚端表示,生豬商業化育種工作是需要一定條件的。第一,育種投入大,需要有足夠大的育種群,包括豬群規模、專業育種人員、育種測定技術、各種設備和軟件。第二,持續時間長,對豬群健康度要求高。沒有足夠實力的育種企業或育種組織,沒有優質優價的種豬市場秩序,無法支撐持續有效的育種工作。這些年來生豬行業疫情反復,行情波動劇烈,企業經營壓力疊加,除部分國家核心場企業外,一般企業的育種工作都是斷斷續續,所以表現出來的就是“重引進、輕選育”的現象。
據考證,我國養豬歷史可追溯到大約8000年前,是世界上最早把野豬馴化的國家。2011年,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出版的《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收錄了76個優質地方品種豬。它們具有肉質好、繁殖性能強、適應能力好、抗逆能力強,及適用粗飼料的特點,是國家寶貴的遺傳資源財富,同時為世界豬種資源寶庫的壯大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有個別地方品種豬卻瀕臨滅絕,是什么制約了它的發展呢?王楚端認為,本土豬也存在自身的缺點,體型小、長得慢、肥膘多、瘦肉少,飼料轉化效率低,出欄成本高,最后導致終端產品銷售價格較高。豬肉消費總量是有限的,外來品種占多了,本土品種就少了,反之亦然。對待本土品種,當前策略是保種-育種-開發利用相結合,唯此相關工作才能持續。
“從我國目前土豬發展現狀看,本土品種包括地方品種和培育的新品種和配套系,數量多。近年來,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及相關企業非常重視保護本土品種,取得了一定成績,培育了不少品種,主要占領了局部的中高端市場。但主要生產性能指標和現代品種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之所以提出生豬種業卡脖子問題,是要呼吁政府、社會各方面重視種業,重視自主育種,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卡脖子風險。豬種改良,不僅是企業自己的事,更是政府和全社會的事。”王楚端說。
如何推動本土豬種的改良繁育、推廣,提高其經濟價值?王楚端認為,就目前情況而言,從根本上需要有強大的終端產品銷售能力來支撐本地豬的大規模持續性的育種開發推廣工作。暫時不建議大力推廣本土豬種,因為這不符合當前中國國情(人多地少,缺乏飼料資源,同時居民收入偏低)。中國養豬業要在市場經濟基礎上,以瘦肉型豬為主體,在此前提下挖掘潛力,提高總體生產效率,減少資源浪費,滿足一般市場豬肉消費需求。本土豬的局部或中高端市場的定位在10年內不會改變。
作者:中國畜牧獸醫報記者 張林萍
上一篇:河南尉氏提供3.1萬余個崗位助力返鄉人員家門口就業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春節檔影視帶火圖書銷量劉慈欣系列圖書受追捧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但影視劇集相關話題熱度持續上漲,京東的相
2023-02-03 17:45
原標題:山東:“春雞”迎立春2月2日,一名民間手工藝人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集市上售賣自己縫制的“春雞”。立春將至,山東省臨沂市
2023-02-03 16:38
原標題:云南河泊所遺址清理出漢代有字簡牘千余枚光明日報昆明2月2日電(記者張勇)去年9月底,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對云南河
2023-02-03 16:37
原標題:立春,春天到了嗎?立春時節,我國廣東、廣西以及云南南部、福建東南部等地往往已經入春;四川東南部、福建北部等地則在2月逐步入春;
2023-02-03 16:40
原標題:除了聊演技,我們還可以看看《狂飆》里的人都吃了些啥要說春節檔最大的贏家,那大概只有《狂飆》了。這部電視劇不僅憑一己之力,統一
2023-02-03 16:51
原標題:上合成員國經典建筑冰雪景觀亮相中國“冰城”2月1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冰雪景觀《騎士廣場》周邊游玩。該冰雪景觀以巴基斯
2023-02-03 15:42
原標題:從《詩經》中發現真實上古史宋晨希記得小時候,我爺爺曾跟我說,他們幼年念私塾,都知道一句話,叫“學了《詩經》會說話,學了《周易
2023-02-03 15:49
原標題:廣西賓陽:千年炮龍鬧正月人們在廣西南寧市賓陽縣縣城舞炮龍(2月1日攝)。2月1日是農歷正月十一,也是廣西南寧市賓陽縣的炮龍節。僅
2023-02-03 15:48
原標題:關羽失荊州并非是大意瀛洲海客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秋,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先圍曹仁、滿寵,后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威震
2023-02-03 15:49
原標題:浙江淳安:山鄉村落非遺花燈“迎元宵”2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里商鄉的一名小朋友參加里商仁燈元宵巡游。當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
2023-02-03 15:35
原標題:影片《滿江紅》配樂備受觀眾好評,創作人韓紅透露:(引題)搖滾豫劇先于電影完成(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金躍電影《滿江紅》票房連連
2023-02-03 14:45
原標題:美術館嵌入公園、景點、商場、書店等場景,輝映申城文旅融合新景觀(引題)“藝術+”夢幻聯動,創造城市生活新體驗(主題)北京日報記
2023-02-03 14:54
原標題:豐富展覽活動盡顯厚重文物內涵(引題)來天博,爭睹《雪景寒林圖》真跡(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天津博物館挖掘館藏豐厚資源推出
2023-02-03 14:43
原標題:《醫之大者:朱憲彝》引發天醫師生強烈反響(引題)牢記醫者初心傳承德高醫粹(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由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天津醫科
2023-02-03 14:39
原標題:安徽黃山:嬉魚燈鬧古村1月31日晚,瞻淇魚燈表演隊伍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村中嬉游祈福。農歷正月期間,非遺民俗瞻淇魚燈在安徽省黃山市
2023-02-03 14:41
原標題:節令之美·立春丨4日10時42分立春,“打春”啦!“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北京時間2月4日10時42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
2023-02-03 13:51
原標題:《三體》大結局點映禮即將上線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023春節檔,從大熒幕的《流浪地球2》到小熒屏的劇版《三體》,國產科幻影視作
2023-02-03 13:41
原標題:首圖征集非遺文獻充實通州新館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位于通州區的北京城市圖書館將于今年竣工開館。首都圖書館暨北京城市圖書館即日
2023-02-03 12:37
原標題:古韻黃梅處處鄉音光明日報記者夏靜光明日報通訊員程曉吳慕楓“過年不聽戲,總感覺缺點什么。今兒這戲一聽,真痛快!”正月里,湖北省
2023-02-03 11:37
原標題:鄉村春節舞獅重拾傳統年味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位于鄂東南地區的陽新縣周堡村,地處長江之濱,幕阜山腳下,全村人口約2300人,
2023-02-03 09:38
原標題:猜燈謎做燈籠賞蘭花觀大展(引題)市屬公園35項文化活動鬧元宵(主題)北京日報記者代麗麗“萬戶千家今夜好,張燈結彩鬧元宵”。記者
2023-02-03 09:35
原標題:《尼雅宣言》在疆發布倡導戶外探險“零廢棄”據新華社烏魯木齊2月2日電(記者周曄)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獲悉,近日,
2023-02-03 09:41
原標題:戲曲、音樂會、音樂劇、脫口秀總有一款適合你(主題)我市劇場陪市民花樣鬧元宵(副題)武漢晚報訊(記者王娟通訊員周媛媛黃影滑凌云
2023-02-03 08:46
原標題:世界濕地日|珍愛“地球之腎”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和
2023-02-03 08:49
原標題:《流浪地球2》來漢路演,主創揭秘拍攝幕后:(引題)劉德華水下玩命吳京開心“挨打”(主題)記者萬旭明上映十余天,《流浪地球2》的
2023-02-02 16:36